○她用“爱之魔力”去唤醒激励学生心灵,实现心与心的对话;
○她用“管之魔力”培养学生个性,采用全员参与、合作式自主管理;
○她用“教之魔力”,让每位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最科学的学习方法;
○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“蔺娘”。
蔺胜娟:149个孩子的“蔺娘”
日照日报记者 孟锋
今年农历三月二十下午,一个家长突然电话约她晚上到学校商量点事儿。
晚上8点左右,她匆忙开车赶到学校,刚进大门口,她被惊呆了——
一大群孩子齐刷刷等在夜色下,有的抱着花束,有的举着贺卡和信,有的晃着平板电脑,上面闪烁着———“蔺娘,我们爱你!”
那一刻,她才突然记起当天是自己42岁生日。
这些年,家长们曾一度“争破了头”——— 都想把孩子交到她手里。她因此成了全市罕见的两个教学班的班主任、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。
她叫蔺胜娟,新营中学高级数学教师。
日照名师、省创新型班主任提名奖、全国数学优秀辅导教师……
“光环”数不胜数,但她最在乎的一个,那是149个孩子集体授予给她的——— “蔺娘”!
“蔺娘,谢谢您”
她的149个孩子,每个人胸前都曾别过一枚北大校徽。
那是2011年暑假去北京培训时,她给孩子们带回来的礼物。
这些年,无论她是否出现在班里,她那群孩子都特别听话。
每次她外出培训学习期间,孩子们都会轮流发一通短信——— 让她早早回来。
那一年,她从北京培训归来,直接拖着一个大皮箱走进教室,里面塞了149支冰糖葫芦。山楂有点酸,但每一个孩子欢呼雀跃了整整一天。
那一年,她去上海学习,给每人捎回两块巧克力椰子奶糖。一个和她个子差不多高的大男孩硬是忍了一天没舍得吃,最后带回家让妈妈尝了尝。这让她很欣慰——— 孩子们不仅喜欢学习,更喜欢与人分享爱,知道孝顺,懂得感恩。
那一年,她公公突发脑溢血,丈夫不在家。她从学校回家叫不到出租车,在暴雨中奔跑了20多分钟,愣是在急救“黄金时间”将老人从鬼门关抢了回来。
陪床期间,她白天上课,晚上在病房备课,批改作业,连护士们都感叹:“谁摊上这种老师真有福。”
老公公一直特别偏向儿媳——— 绝不仅仅因为她每年再忙也要带他出去旅游,享受生活。
“蔺娘”孝顺的事儿,连不少家长都知道——— 孩子们经常回来打“小报告”,他们是从和“蔺娘”的同题日志里,读出“人”和“仁”的味道。
那一年,她半路接了一个“刺头班”——— 一个周,曾连续气走了好几个老师。两年过去了,连家长们都不敢相信,这茬“庄稼”长得那么齐刷:58个孩子,52个考进重点高中,全市前三名都在这个班。
那一年,她第一个孩子意外夭折。因为学校奇缺数学老师,她休假不到一个星期就咬咬牙顶上去了。
那一年,每次上课,孩子们都异常安静,因为他们发现“蔺娘”喷嚏一个接着一个,讲着讲着课额头会汗津津的,衣服都塌湿了。
其实,孩子们并不知道,“蔺娘”每天都喝中药,上完课就累成一摊泥,但那5年她没给孩子耽误一节课。
那5年,她丈夫一到双休日就骑自行车驮着她满城找中医。
从教22年,她当班主任18年。当班主任就是“当妈妈”,要想和孩子以心换心,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,就必须让每一个细节长满“妈妈”的味道。
那一年,她接了新班。一个家长诉苦说,他们对孩子已经绝望了———晚上经常在他们睡下一个人溜出去通宵泡网,他们跑北京、上海找专家都不管用。
“蔺娘”眼里没有“坏孩子”——— 对后进生要偏爱,对特殊生要厚爱,对中间生要博爱,对高材生要严爱。
她和那个孩子签下“君子协定”——— 如果周一至周五上课认真听讲,课下尽力完成作业,每晚只玩1小时电脑,双休日就可延长至两小时。
“蔺娘”经常课上课下表扬他,专门组织举行了“绿色网络”主题班会,周末还特意安排孩子和父母逛街、旅游。
半年后,那个孩子就像断奶一样慢慢戒除了网瘾,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。
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,他跑到办公室满含热泪拥抱着她说:“蔺娘,谢谢您。”
“管,是为了不管”
2012年上学期,流感来袭。
“蔺娘”第一时间买来板蓝根让孩子们喝下,还带来电磁炉熬醋杀菌。有家长进教室闻到酸酸的味道很好奇,孩子们就开玩笑说,那是“妈妈味”!
那一次,有的班几乎“缺员”停课,但“蔺娘”两个班齐刷刷的。
孩子们对“蔺娘”敬畏交加。
那一次,有个孩子在教室里丢了300元钱。“蔺娘”通过教室监控录像“破了案”,但她没有声张。
放学时,她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信封,希望大家第二天早晨能将信封放在教室“建议箱”里。第二天,300元钱回到一个信封里。
“保护孩子们的心理成长,也是教学的一部分!”“蔺娘”说。
几年后,那个孩子在给她的电子邮件中说,“是那一个信封挽救了他!”
班上有个女生很“潮”,迷上了韩剧,学着女主人公化浓妆,做时尚发型,差点儿还要去整容,家长、同学多次劝说无效。
“蔺娘”把她叫到办公室,眼盯着她足足一分钟没说话。最后,那位女孩心虚了,主动说再也不敢如此“美容”了。
后来,她和同学说,她实在没勇气与那双爱恨交加的眼睛对视。
孩子们对“蔺娘”是“不畏她能”,而是畏她“以身示范”。
她对学生一碗水端平,不管是班干部,还是优等生,只要犯了错误,同样严肃处理,决不姑息。
她要求学生做到的,自己第一个做到,班里讨论通过的事总是雷厉风行地去完成。每次考试,她一定当晚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批出试卷,第二天一一讲评。
这些年,很多家长是通过“排座位”了解“蔺娘”的———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吃小灶,包括她自己的儿子。
座位前后一周一轮,左右两周一换,个子高矮的分别坐在一竖排,没有分成三六九等。
“蔺娘”眼里没有坏孩子。
几年前,她刚接一个班就碰上一个“刺头”——— 上午打掉了别人门牙,下午被打破了头。
“蔺娘”不尅他,先陪他去医院检查,然后陪他上门去向“受害者”道歉,接下来把他带回家住了一个星期。
那个孩子喜欢画画,她就天天鼓励他。
几年后,作为艺术特长生,他考入日照一中。
她擅长“无为管理”———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、全员参与、良性互动的自主管理模式,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。
她的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竞选班干部,设立值日班长和“卫生部”“学习部”“和谐部”等负责班级日常事务。
她的班分为四个对等的学习小组——— 每个学习小组的18位同学组成9对友好合作帮助对子。
她的班天天搞“俱乐部式”社团活动,“英语俱乐部”“篮球俱乐部”“科技活动俱乐部”等18个班级社团,每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和成长发展的需要,至少申报一项社团活动。
她的班坚持写《班级日志》,那是她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平台,也是学生自我教育、相互沟通的平台。不论工作多忙、多累,她和孩子们一起坚持记录着班级每一天的感人故事,目前《放飞149个梦想》正在结集中。
她的班先后有46名学生在市级以上比赛活动中获奖,8位同学获省数学大赛一等奖,3位同学获省科技创新大赛奖。
“孩子们的爱,是我最大的财富”
每年春天,“蔺娘”都要求孩子带一根跳绳。
下午大课间,她都会和孩子们在操场上“疯”——— 她能一分钟跳绳180个。
有孩子在《班级日志》中这样写:我们亲爱的“蔺娘”成了运动场上最耀眼的主角,让我们这些正朝气蓬勃的少年也自叹不如。
她在《班级日志》中这样写:看到孩子们像春天里的小燕子玩得开心快乐,心里已像春天般的温暖!
“你高、我高、他也高!”“蔺娘”擅长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。
这些年,不少学生都提到了这一秘诀——— “按照自己最有效的方法、最熟悉的节奏学习!”
“蔺娘”喜欢工作闲暇旁听青年教师的课,由她带头的数学教学班子,是学校赫赫有名的“梦之队”。
箭,只有飞在空中才是箭!
“蔺娘”20多年早就习惯了深夜飞翔姿势——— 写课后反思、批改作业。久而久之,小区居民便将她家评为了最晚熄灯的家庭之一。
她系统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、杜威、陶行之等著作,自费订阅10多种专业报纸杂志,写出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教学心得体会。
她多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级研修班,观摩全国特级教师的顶级水平公开课。
她参与编写《数学中考说明与综合训练》《数学基础训练》《日照市中考说明》等教辅教材等书,参与省“十一五”重点课题《初中数学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》,10多篇论文在《数学辅导报》《山东教育报》《日照教研》等报刊发表,10多篇论文获省一等奖及省教育厅科研优秀成果奖。
她多次在全市举行公开课、做经验介绍,执教的数学公开课多次被评为市优质课一等奖、省优质课一等奖。
她所担任的班级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级,她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,还被吸收为山东省中学数学教育学会会员,多次荣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、数学奥林匹克优秀辅导员、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
“教育是用爱去唤醒一颗颗心!”她说。
5月17日下午,新营中学初三学生毕业典礼结束后,班主任们陆续上台准备合影。
“蔺娘”刚走上台,台下七、八班的孩子突然集体起立,大吼道———“蔺娘,我们爱你!”
她很意外,被惊了一大跳,全场肃静。
149个孩子又齐声吼了一句———“蔺娘,我们爱你!”她的同事羡慕不已,“你真是他们亲娘啊!”
那时,“蔺娘”眼圈红红的,但一脸幸福。